我开发了一个独立音乐小程序

2019/01/17

撰文:代码24

代码24,江湖人称“码哥”,出身湖南湘潭的一位产品经理。2018年,她组建了北京的独立乐迷社群,并影响带动了北京、上海、广深等多地乐迷群的发展,另外还上线了一个演出日历小程序 —— gigbook演出补课,方便京沪两地乐迷随时查看演出日程。

虽然常常自问,一介中年上班人士,为爱发电傻不傻,但在为同好服务、与同好交流的过程中,生活里出现了此前人生轨迹中不曾有过的经历。

“我音乐我存在”是街声大事的一个开放型单元,专门给乐迷的自留地。如果你有冲动,把自己和独立音乐的故事写下来,我们当然欢迎。一旦采用,稿酬丰厚,发放及时。投稿方式及往期回顾见文末。

像块海绵,蹲在音像店,读磁带封面

印象中,买第一盘磁带是在2000年小学毕业那个暑假,当时电视里在放马景涛的《东游记》,我和我爸都爱看,某天我爸载我回家,路边摊在放《逍遥游》,我就求我爸买了盒磁带,影视剧金曲合集,五块钱,20多首歌。回家我就拿着老式大录音机开始公放,还和我爸一起跟着歌词本儿唱,特开心。

从此我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买磁带一发不可收拾。老家是南方小城市,我住的那个行政区,统共就一家唱片店。要过两条街,骑自行车20分钟。每天两块钱早餐费、三五块钱的牛奶钱大部分都被我省下来,贡献给音像店。那时候除了电视音乐节目,能获取的音乐资讯很少,现在还能大概记起来,心里像块海绵似的,蹲在音像店读读磁带封面,希望能多发现一首好歌的心境。

张雨生《雨生欢禧城》,丰华唱片出的,十块钱。在家听了一遍,如获至宝,还有王菲的《将爱》、周迅的《偶遇》等等。磁带攒了几个鞋盒。用复读机循环A面B面,碰上特别喜欢的就会倒带一直循环。也是从那时养成了一个习惯,不听歌就没法写作业、工作,一定要有 BGM 才能 in the zone。

高中有了MP3,128MB的。那时候喜欢后桌的男同学,他家正好有电脑,就请他帮忙下载一些他喜欢的音乐在我的MP3里。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独立音乐。当时男同学帮我下载了声音玩具、木马、麦田守望者,The Verse(湖南的 funk 乐队)还有一些湖南本土摇滚乐队的小样。另外就是国内的独立女声:陈绮贞曹方张悬跳房子旺福等。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听声音玩具的《不朽》,这首歌前奏怎么这么长,十多分钟,只有最后一分钟有人唱。但莫名觉得着了魔一样好听。这样一算,从高中05年喜欢声音玩具,到现在2019年,已经14年过去了啊。

看音乐杂志,还要整理笔记

2006年高中毕业,选了一所山沟沟里的大学去学新闻。大学刚入学就被专业课老师教育说,能换专业就不要学新闻。我:???耿直的老师当然是拿新闻学那一套新闻从业道德来阐述在中国做新闻人的窘境。我倒没太在意,只是觉得如果工作的话,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较开心吧。

偶然一次,路过学校报刊亭,被 Christina Aguilera 做封面的《Hit轻音乐》吸引。买了一期杂志,顿时有一种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觉。写到这里,不得不说虽然我本人记性极差,但跟音乐相关的几个里程碑事件都仍历历在目。中学时候那种蹲在唱片店里像块干巴巴的海绵渴望吸收音乐水分的状态,终于在大一因为一本杂志(和互联网)得到了质的改善。

2010年,擦妈发行了她的经典转型之作《Bionic》,谢谢擦妈这个吸睛造型,让我正儿八经入了欧美流行音乐的坑

入坑后开始疯狂听歌。我的轨迹大概是:各类音乐杂志看推荐(还会整理笔记),上网找音源下载。自从买了那一期《Hit》后,大学四年基本一期不落买了《Hit轻音乐》、《通俗歌曲摇滚版》;《非音乐》也买过一阵,《我爱摇滚乐》偶尔买,也有后来的《Q》中文版。上网找音源的话,无外乎电驴和各大网盘。早年还有一个神奇而伟大的网站:VVPO,下载链接来自可爱的豆瓣小组和各种音乐博客。

听多了会想找有同样兴趣爱好的朋友聊聊,已经忘了刚混豆瓣时候的场景,但加的豆瓣小组还叫得上名儿:大口兜音乐公园、Indie Rock Bands、天巢音乐小组等等。也是在大口兜,认识了至今还有联系的乐迷朋友们。

看 Hurts 的朋友圈合照

中年人的流水账回忆不说也罢。说回来,重点是找到了自己想做的行业——音乐行业。投身音乐行业有两件事可以做,一个是做音乐,一个是宣传音乐。学乐器应该来不及了,那还可以宣传我自己喜欢的音乐!

当时完全没主意毕业后去哪,恰逢对门寝室有个姑娘说要去北京。我说能不能跟你搭个伴,我就去北京玩几天,顺便找找工作,然后当天买票和同学坐上了北上的绿皮火车。幸运的是,在来北京后的第三天,我就找到了工作:在一家流媒体音乐平台做音乐编辑。

现在来看,当时的工作单纯又开心,每天就是听歌推歌做专题。周围同事也都是个性鲜明的文艺青年:有热衷西海岸匪帮说唱号称家里一打金链子的暴躁胖虎,有翻白眼一级棒少女时代代言的女装品牌购物袋都会找代购买来收藏的韩饭小哥,有不太爱说话但会把杰尼斯事务所的男艺人各版本CD都买一遍没事就自己去日本的高个御姐,有最爱柯本刘海遮眼睛喜欢P.K.14万青七八点的国摇青年;有玩胶片机听日系独立电子戴黑框眼镜的豆瓣盐系男,有热爱马丁靴号称脾气暴躁的金属妞,有摩登天空音乐节有自己的签售会每天早上坚持写作资深港乐迷大哥,还有每天黑色烟熏妆听新世纪暗潮原声在ST拥有超高人气的神秘少女…… 我们的领导也是一个过了晚上十二点还会因为工作原因跟我开心安利 Buffalo Springfield 的学院派大叔。

人家下班团建吃饭唱歌,我们那时候编辑部团建,下班饭都来不及吃,从大望路坐地铁一号线倒五号线,从北新桥出,一直往西走到鼓楼大街的 MAO Livehouse ,去看惘闻。

2013年左右,互联网钱最热的时候,领导们削尖了脑袋想着怎么商业化,然而结果并不理想。我夹在中间自然也不开心。当时幼稚的我认为做商业化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离开了公司。后来转行做了产品经理。直到现在,除了业余看看演出,基本远离了这个行业。

建群开发小程序:干嘛非得找其他人认可的状态?

2018年跨年,和小姐妹们相约灯笼蹦迪,本来是想体验下 Club 的热闹,结果发现气场不合,哪哪儿都不对劲。算是熬过了12点,完成跨年任务后立马出来了。大冬天的,整个三里屯都是跨年散场的年轻人。我们四个女生在寒风中伫立了两个小时,最后终于上了去五道营胡同的车。到了 School 就感觉整个人舒服了,适逢边远以 holyshit 的名义在 School 演出,他在台上边喝酒边唱,我们在台下边喝酒边跳,直到天亮。

第二天,带着稍微的宿醉坐在工位上,看着这张照片我在想:我tm还挺酷,应该要认认真真当个30岁的班儿逼了。做点30岁的人该做的事情,为自己做点事情。

2018年1月1日凌晨在 School 拍照留念

于是就有了演出补课群。

其实在喝这场酒之前就有了群。当时一月份想看的演出很多,为了规划演出安排,提前和朋友预习讨论一月份要看的演出,因此建了微信群。因为当时正儿八经想补课乐队,才叫的北京演出补课群。补课的第一个乐队大概是变色龙。跨了那次年以后,我们决定好好经营群。

把乐迷聚在一起,宣传值得看的演出,宣传值得听的独立乐队。除了看演出,也能为中国的独立音乐做点事儿。

我和小伙伴六花负责拉人,在各个乐迷群宣传,还做小海报去演出门口地推。当时特别不好意思,记得 Ride 那场,我们带了海报,站在糖果一层,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开口搭讪,拿着海报傻站着,最后一个人都没拉到。后来我们总结经验教训,觉得应该在开场前提前联系主办,在检票口放我们的小海报,于是说做就做。在 Pia Fraus 开演前,我从 Ride 的群里加了主办方的 A.J ,抱着试一试的心理问他 Pia Fraus 能不能放宣传海报,A.J 爽快答应了。到了现场,我还揪着 A.J 送了他两袋咖啡,当时他大概一脸黑人问号吧,这套近乎太生硬了(笑)。后来还用过类似贴海报的手段在 School 、疆进酒(beach fossils 那场,主办叶子特别 nice 帮我们把小海报摆在签售台上)宣传过。不过通过这种途径加群的很少,大部分还是好友拉好友的方式加的群。

六花做的补课群海报,二维码是我的微信

每周都能通过群公告看到最近的独立演出 list ,这大概是大部分群友加群的原因。最开始更新演出 list 很花功夫。不确定哪些演出适合推荐,特别是很多国内乐队拼盘,很多乐队不认识,我基本是需要把每个乐队都听一下,做到心里有谱才会写到演出 list 里。演出场地多、演出风格多,不清楚实际演出质量和对应的乐迷受众,通过积累演出经验,花了一阵子时间才摸索出推荐的规则。

另外比较花心思的,是微信群内组局续摊。2018年上半年,基本大大小小的演出都会去,每个周末都有活动。我在演出开始前、结束后,都会在群里还有朋友圈孜孜不倦地问有没有人一起喝酒或者 after party 。印象最深的是 Mogwai 那场,我说咱们 pre-drink 吧,看 Mogwai 应该微醺比较美。虽说是招呼大家喝酒,结果自己演出还没开始就喝多了。

其实我本人是不太爱社交的懒人,但觉得通过线下组局能让大家快速熟悉起来,群里也会更活跃。有了联系,这个社群才会越来越大。现在回忆起来,这样做还是挺有效果的。我记得夏天“影响城市之声”的系列国内音乐人 showcase,各个 Livehouse 都有演出,每个 Livehouse 都有群里的朋友,从愚公移山走到乐空间,再到 School ,不知不觉就聚了一帮人。

 看完2018影响城市之声的系列演出,在北新桥路口的合影,开心的夏天

2018年,独立演出市场回暖,一周七天,可能天天有演出。周末热闹的时候,一天七八场演出。我每周更新一次演出日历及相关推荐,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虽然已总结了规律和流程:先把秀动上的演出都过一遍,还有几个不怎么上秀动的场地公众号过一遍;第二步是将演出做初步的筛选,按照日期合并整理成日历;然后将其中值得推荐的演出更新到虾米歌单;最后整理发布到群公告。虽然群里朋友会说 “码哥辛苦了,码哥很棒”,但很多时候明明忙得要死,还要惦记着更新群公告,或者偶尔被群友问xx怎么没更新、xx写错时间地点了等等,我还是心里偶尔忍不住要想骂脏话。

话虽如此,但是自己挖的坑,得自己埋。关于小程序的产品方案就在一次次地内心骂脏话中逐渐清晰。在这里要感谢码嫂(我老公),我说了我的想法后,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前端后端服务运维全包。小程序从设计到最后上线,前后花了差不多两个月。在这里还要感谢群友 reaphan 。我在群里说了做小程序到点子后,reaphan 主动联系我说可以帮忙做设计。于是我和码嫂拿一杯咖啡和一顿时时乐换来了现在 gigbook 的名字和 logo 。

 “gigbook演出补课”小程序,微信搜索 “gigbook” 即可。支持北京、上海两座城市

对于我自己来说,最大的收获是让自己处于忙的状态中,缓解了30岁的中年焦虑感,甚至找到了一点为自己做事的开心。前面也说了,觉得自己30岁了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儿,其实还有个事情不好意思说,当时正准备为了搬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在努力找工作,几次面试后有点受挫,感觉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在 School 跨了一次年后,突然顿悟了:干嘛非得找其他人认可的状态,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是个坏主意啊!

因为建群补课与更多同好交流,因此带来了新的音乐体验。比如之前对盯鞋有一定抗拒的我爱上了 Ride ,还有喝多了看了次 Mogwai 后爱上了噪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疯狂听黑帝。在 Temple 、Dada 蹦完迪,去宝钞胡同买酒,然后和一帮朋友去鼓楼广场听歌喝酒,听到天微微泛白去朝鲜人家看个电影,半睡半醒看完一部电影后,再去胡同口吃个豆腐脑+油条,最后四散回家。

跳出舒适区,尽量接触更多的人和更多音乐,尝试理解更年轻的朋友的状态,尝试活得更随意,都是在我以往的人生轨迹中很少出现的状态。

会不会继续做?作为一个班儿逼,本来觉得为爱发电是件挺傻的事情,但是实际做起来,发现得到的东西是工作带不来的,因此我也做好了多花几年时间经营社群和我的小程序的打算。

最后,别再单机听歌了,加入我们吧!


“我音乐,我存在”,是街声大事为乐迷们准备的栏目。

如果音乐对你的意义不只是一首首歌的旋律与歌词,而是与你脑中的某段记忆融为了一体。音乐起,相关的人、事、物随之复苏,纤毫毕现。那么,请将这些故事分享给我们,分享给更多人。我们会仔细阅读每一篇来稿,一旦采用,奉上丰厚稿酬。投稿信箱:editor@streetvoice.cn

图片来源:代码24

校对:马外外

相关消息

2024/02/26

街招儿|如果我想用Sora做VJ的话,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