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璨宇:打鼓不能靠硬干
2019/01/14
撰文:JohnnyWen
街声幕后大人物系列报道
街声大事与台湾地区 Blow吹音乐 联手推出的“幕后大人物”系列报道,带你从音乐行业幕后的角度,仔细观察音乐背后的每一个环节,从制作人、录音师、设计师到 A&R …… 无所不包。之前已推出的文章请见本文文末。
从创作编曲到录音后制,一首歌曲的诞生步骤之繁琐,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士把关,多方合作下才能完成大家所听到的好音乐。就像乐手们经年累月磨练自己手上的乐器技能,制作人、录音/混音师也必须长时间训练耳朵、培养音乐品味。然而,“声音”是如此抽象,“美感”是如此难以捉摸,到底什么样的 tone 叫做好?当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从音乐专业人士的回答中,看到各种判断标准。
擅长鼓组调音的余璨宇(胖哥),是“音铺 iNPUT Music”的老板之一,音铺提倡“教学式贩售”:不只卖乐器,更会教你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器材类型。此外,胖哥也和 112F Recording Studio 的 Zen(钱炜安)一样,是位对鼓的声音非常有想法的录音师。
Recording 是现在进行式
后摇乐队体熊专科在玉成戏院录音室进行同步录音,找了胖哥来调鼓,我们便请他介绍当天的鼓组配置,并分享对这套鼓的看法。录音使用的是鼓手 Andy 自己带的 DW 。就胖哥的说法,这套鼓的“体质”不错、Range 广,有许多细节可以调整。
何谓鼓的“体质”?“简单来说就是木头的共鸣好不好。”胖哥拿起军鼓,轻敲着鼓面示范:“每套鼓都有自己的特色,鼓皮松紧也都有其最佳状态。但调鼓有个相对的问题:有 Tone 就不会有手感。假设 Low Tune(把鼓皮放松)是我要的音质,但如果鼓手比较没力,共鸣就会出不来。”
大多数鼓手调鼓是在调手感,也就是鼓皮的弹力。“像 DW 这种美系的鼓,Low Tune 之后就要相对大力,因为它的 Tone 本来就比较肥,必须用更多力气去控制。”
录音前,胖哥会先跟鼓手沟通预计使用的鼓组,并实际看过对方演奏,确认他打鼓的能力、习惯和状况是否适合。如果两者无法达到平衡,便会建议换鼓。
DW 每个 Tom 都有做调性处理(其他厂牌的 Tom 大多是用尺寸区分),将鼓肚设定在某个调性中。因此调整好后,鼓手的力量一定要达到稳定的状态,才能打出最佳声音
相较于一般常见的22、24寸地鼓,这次录音使用的是23寸,相当特别。据说奇数尺寸的鼓在1940-60年代间曾流行过,当时还有不少11、13、17寸的 Tom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偶数尺寸,只剩下一些比较高端的鼓厂有在做奇数寸的鼓。”
地鼓的收音不只使用了两支麦克风(Audix D6 在内收 Attack,Sennheiser MD 412在外收 Body),还用了专门收集100Hz以下低频的 Subkick ,让录进去的声音更低沉
“ Recording 是现在进行式,录进去的声音就要够好,而不是事后才在补东补西。” 胖哥表示,“调鼓”这件事在录音上其实没有太多人在做,多数人会在录好的鼓的音轨上挂 Compressor、Gate、EQ 等工具修饰,但对他而言,录音是关于“当下”的事。
“在人的五感中,听觉是最钝、最不直接的,可是一首歌的魅力就藏在细节里。有时候是鼓的 Tone 、贝斯的点、吉他的 Riff 。” 感叹于人们习惯将音乐当成其他行为的背景,或过分强调视觉、导致明明是 MV 却变成画面成为了重点,胖哥语重心长地说:“我觉得大家应该要更 Care 一下声音。我们花了这么多心血追求声音的质量,这些录音器材都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万,但最后大家似乎都只重视音乐以外的东西,觉得很遗憾啊!”
买错比买贵更奢侈
鼓手起家的胖哥,为何会对于研究声音和器材有兴趣呢?他笑着说,这跟自己当初买了一颗 Metallica 签名的军鼓有关:“我很喜欢 Metallica ,有一年买了他们出的签名军鼓,一打下去觉得很难听,想说可能是鼓皮的问题,但换来换去,还是跟 CD 里听到的不一样,觉得好奇就开始研究。刚好那段时间自己练鼓遇到瓶颈,也开始思考技术以外的事。”
2014年夏天,他在台北通化街开了一间乐器行“音铺iNPUT”。大多数乐器行会和音乐教室结合,但音铺并没有做乐器教学,反而是将教学的想法延伸到贩售乐器上。“客人来买东西时,我都会教他选择对的东西,也会教他们(鼓皮)不是换上去就好,还要付出怎么样的力量去控制它。”
多数鼓手选择相信品牌,但不一定真的了解其特性。就像吉他或贝斯手虽然也会有自己喜欢的品牌或规格,但买琴前通常会先试琴,现场感受音色和手感。鼓手在买器材前反而不会先试,大多是依照自己对该厂牌型号的印象下手。
“喜欢什么就买也没有不行,但能不能用是另一回事。” 胖哥举例,想要低频多就换双层鼓皮,其实是不对的:“如果鼓本身体质很好,你换太厚的鼓皮(例如双层油面),只会相对抑制掉它好的共鸣。” 换鼓皮是在享受音色的差别,但也会拉扯到手感,所以如果对声音不够了解,单凭某些概念或印象去做选择,很容易买到不适合自己的东西。
“所以我工作时通常会用鼓手自己带来的器材,帮他调整到对的声音,让他知道,调整对的话可以做好这么多事情,而不是说盲目相信品牌。” 胖哥认为,买错比买贵更奢侈,例如鼓手们都很爱买双踩,但真正用到的又有多少?“建议大家在选择器材前一定要先做好功课,而不是说喜欢哪个艺人就要跟他买一样的。如果预算不足,那不如先不要买,等充裕了再来买对的东西。”
对于老 Tone 的迷思
有些人向往品牌,有些人则对老乐器动心。但对胖哥而言,老乐器仅是一个时代象征、一种音色属性,跟好坏优劣并没有直接关系。
“以前的音乐很多都是驾驭在音乐人的精神层面之上,我喜欢那个精神,但是你说它的音色好吗?我觉得比较像参考书,我们可以复刻、搜集,再重新创造出新的声音,这才是玩器材、玩声音最有趣的地方。”乐器的制造与工艺发展有关,像是 the Beatles 所处的1960年代,正是战后经济起飞的年代,人们对于物质是先求有、还没到求“好”的阶段。因此从古董的角度来欣赏老乐器绝对没问题,但将其神化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除了年久失修的问题,胖哥也认为,老乐器已经不那么适合用来表达现代的音乐了。“我们已经失去那个年代了,不可能回到过去,而且你又没有在那个年代生活过,录音也没有当时所使用盘带机和调音台,再怎么复刻,都还是现在的声音。”
“今天我们要煮一盘菜,需要多少材料?你把它当材料来看,它就是其中一个材料而已。音乐这件事情太大片了,可以天花乱坠地想,但如果要专制地讲某个东西有多好,我觉得没有必要。” 与其拿老旧受潮的乐器来录音,不如单纯欣赏就好。
练身体跟练技术一样重要
聊到一半,胖哥听着录音室传来的鼓声,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他(Andy)应该有点累了。” 如果打鼓会腰酸背痛、容易累,其实跟姿势有很大的关系。
“你习惯的姿势可能是对身体不太好的,像是身体面对鼓的角度。” 他一边比划着鼓组摆放的位置,一边说明:“有些人下半身会稍微偏向 Hi-Hat ,转身打 floor tom 时,手的幅度就会超过180度。” 建议大家 Setting 时应该先确认鼓凳,决定高度,正面对着鼓而不是侧一边。
他以运动为例:练鼓就像每天跑步,当你慢慢增加里程数,一开始会铁腿,但后来习惯运动强度后,应该只剩下心肺要调适。如果还觉得哪边不舒服,一定是姿势错误。
个头矮小的鼓手如果打鼓姿势比较夸张,通常是由于他们习惯用身体的力气去压,这时应该先把鼓调整好,而不是靠蛮力硬干。“音调好,其实从轻到重的 Dynamic(力度)一定出得来,所以不用打那么大力,也可以避免受伤。” 此外,踩地鼓时腰一定要比膝盖高,身体与腿的角度尽量大于90度,并且坐稳。“因为踩地鼓是往下的动作,而且力度非常大,如果水平地踩下去,力量回弹,会变成是你的脚踝跟膝盖直接吸收它(地鼓)的震动。”
最后他强调,平常保持运动的习惯,也是想长期在音乐路上迈进的必要法则。“年轻靠硬干,等年纪大了,如果不锻炼撑得下去吗?你看国外那些五、六十岁还在打鼓的乐手,他们平常一定都有健身的习惯,所以说要健身要运动啦!”
本文转载自Blow吹音乐,文章小标题及个别文字有所改动。
本文采访、撰文:JohnnyWen
本文摄影:Yuming
校对:马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