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Pan:音乐金融双栖,上班生活激发灵感
2021/08/02
撰文:JohnnyWen
从翻唱到创作,有“金融斜杠创作新人”之称的June Pan,继首张EP《Milkomeda》后再度与制作人李咏恩合作,推出收录了11 首歌的完整专辑《25岁的我明天还是要上班》。这张专辑在各大平台取得好成绩,获选为 Apple Music “Up Next”本季潜力之星,登上不少热门播放列表封面人物。
特别选在6月发行专辑的June Pan,其实是11月出生的秋天孩子,因为本名带“君”字,从小家人朋友便叫她“June”。小时候学过三年钢琴,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音乐教室举办的年度演奏会,穿着正式的小洋装登台,整个家族连外公外婆、舅舅一家都特地前来替她捧场。那次经验在她心中种下了小小的花苗,她隐约发现,在众人面前透过音乐表现自己,是件很棒的事。
初中开始弹木吉他却是意料之外。大多数学校音乐课不是唱唱歌、看看音乐电影,就是被借去考试,而June Pan的音乐老师却在迅速带过中音直笛课程后,开始教吉他。“我后来才知道这件事很酷!音乐教室里有40把吉他,全校学生都会弹。老师还自编教材,印象中练过周杰伦《菊花台》、五月天《拥抱》,一路练到初三养成了自弹自唱的技能。”她笑着说,当时最受用的技能就是学会去查喜欢的歌、找和弦来弹唱。
高中加入了钻研唱功技法的流行音乐社,除了安排唱歌课程,社团成员们也会互相交流,讨论每首歌要怎么用各种唱法去诠释。上了大学后,June Pan 曾和同学一起报名坊间的歌唱教室,不过仅学了短暂三个月,随后便开启自学模式。“后来(制作人)咏恩的朋友Nathaniel(苏育霆)也分享给我很多唱歌前的暖身技巧,感谢他一再提醒我许多平常没留意到的小动作,照做之后,才发现对唱歌帮助很大。”
除了音乐,June Pan从小也对数学有兴趣,初中就读数理资优班,做了不少科展。“我很喜欢解数学题的过程,用各种算式找出解答,很有成就感。”于是她在申请大学时,选择了当时清大计量财务金融学系:“我们的课程内容包含大量的数学、统计、程序等等,实际修完学分也觉得‘衍生性金融商品定价’模型、公式那些蛮有趣的,毕业后就顺势往这方向发展了。金融与音乐这两个领域我都很喜欢,会想要努力兼顾。”
大约四年前,她开始将自己翻唱的视频放上YouTube,有次唱了《Good Life》后,意外获得许多陌生朋友来留言。“但也没有因此变得更勤劳经营啦!就当兴趣在弄。”差不多同时期,她参加了乐人Session 举办的“校园好声音”征选,获得进录音室的资格,也因此认识了后来的合作伙伴——制作人李咏恩。
“那次录音后,李咏恩传讯息来表示,觉得我的声音蛮有特色、鼓励我可以尝试音乐创作。一开始不熟所以不太敢跟他讲话,结果被李咏恩误会我是很安静、害羞的女生。后续安排认识配唱制作人、乐手老师的会面时,还搞得很像爸爸介绍女儿的感觉(笑)。”直到后来拍摄《糖衣》live session,跟吉他手蹦蹦、鼓手沐恩练团变熟之后,June Pan的“安静假象”才被揭穿。
也是因为认识咏恩,她发现自己好像有机会做些什么,于是在刚毕业、刚踏入职场、对人生规划还有点彷徨之际,决定离职全心做音乐,试试自己可以在音乐圈努力到什么地步。2019年她发行了首张EP《Milkomeda》,接连登上大团诞生、简单生活节等舞台,原本一切顺利,无奈2020 疫情席卷全球,整个世界慢了下来,演出活动也随之减少。
“我惊觉这样的日子持续下去好像有点不妙,因为没有去上班、少了人与人的互动,感觉自己跟社会有点脱节;加上生活少了点刺激,在‘创作’方面也有点卡关,哼得出旋律,但不确定歌词写什么主题比较能让大家有共鸣。所以我就回归职场了,想让自己再独立一点、再成长一些,经历多一点社会历练,也试着搬离家一个人生活。”June Pan表示,上班对自己而言很有挑战性、可以一直学到新的东西,活络脑袋;下班后一个人打点生活的时光,也让自己的思绪沈淀成长许多。她从生活取材,将“成为自己”的过程写成歌,在今年夏天推出了新专辑《25岁的我明天还是要上班》。
相较于3+1 首歌的EP,这张收录了10+1 首歌(+1指的是挑选一首歌做remix)的专辑对June Pan而言极具挑战,她花了很多心思维持整张作品主题的连贯性与完整性,用曲序串起一篇篇生活故事:从《电梯下楼》下班开始,冲上捷运遇见一场一见钟情的邂逅《State of mind》,展开飘飘然、甜甜的恋爱《星期七》,再到《烫烫贝》意识到对方并不是生活的一切,自己还是可以独自建立生活仪式感;然后化用了《橱窗模特》的视角,观察着别人的生命,《黑夜说》是开启飞航模式、一个人在夜里游荡,重新想清楚,决定《先别再见》、暂别分手,但是想着曾经的回忆还是有点难过,所以接唱《如果可以》;沉淀下来之后,一个人终于想明白所谓绕远路的幽默,于是《就算闭上眼睛》,重新找回生活上继续前进的动力《Keep__ing》。
SV:可以跟我们聊聊专辑开场曲《电梯下楼》的特色吗?
《电梯下楼》歌词是倒数第二首完成的,当时专辑名称已大致底定,所以歌词方面就调整纳入比较多“上班”相关的话题。制作人咏恩选定这首歌作为专辑里的怪歌代表,编曲时玩了很多奇特的音效,大量的电子鼓有种《AKIRA》电影配乐的氛围,间奏也加入“电梯门要关了”的闽南语广播,过程中这些大量奇异的调味(?)其实让我很没有安全感,花了一点时间调适,才坦然接纳这首很奇特的作品。
SV:《State of mind》据说是专辑中最早完成的作品,同时也将专辑主轴引导至“前进、成长”上,并描述“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当时是怎么写下这首歌的?
《State of mind》是我很久以前偶然遇到帅哥时诞生的灵感,那股一见钟情的情绪,让我很迅速地发展好整首歌的旋律,是专辑中创作最顺利的歌。完成时间差不多是刚发行EP《Milkomeda》的时候,所以2019 下半年的几场演出,已经抢先演过Live 版,如果是从那时候开始关注我的听众,对这首歌应该很熟。不过现在回头看这首歌,真的是蛮少女的。
SV:《星期七》是一首什么样的歌?为什么会想邀请知更一起合作?
《星期七》歌词描述甜甜的恋爱,曲式也很飘然,想给听者舒服、慵懒的甜系迷幻。歌词很明确描绘了情侣间假日的互动,和专辑企划育珊讨论之后就决定歌名定为《星期七》,英文歌名很直觉地想使用“Sunday”、但又希望特别一点,所以翻了各语系的Sunday,希腊文、拉丁文、意大利文都查了,后来这个发音嚷嚷着,我们想起了一道甜品的英文名“Sundae”,圣代这样子冰凉的甜点也很符合这首歌给人的感觉。
和知更认识是在2019 年 11月,受邀担任他在Revolver演出的嘉宾,当时共演了一首歌《你说》。那次合作也让我有种“哇,这个男生的音质很像轻柔的一阵烟飘过来”的深刻印象。后来专辑创作期,写出《星期七》的曲之后,觉得很适合翻玩人声迭加效果,营造飘飘然如云烟的氛围,所想到的第一人选就是知更,很开心一提出邀约他就爽快答应了。
录音时,因为我们彼此很久没联络,知更来录音室的时候全程都很害怕,非常安静、内向,一直忐忑地问:这样可以吗。跟他后来在脸书写的推荐文有颇大的反差(笑)!
Rap的部分也是知更第一次尝试,他真的太厉害了,连rap 也能驾驭,到底还有什么挑战可以考倒他!(不过录音时有找三十万年老虎钳的罗晧宇来帮忙指导,身为一个Bass手却能做到这样,究竟罗晧宇是不是被Bass 耽误的饶舌歌手呢?不晓得)
SV:《烫烫贝》这首歌将vocal 做了很有趣的处理,请问在创作上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
《烫烫贝》这首歌词本来是写全英文,加上vocal 独特的处理,让编曲老师对歌词中的“Tell me bae”印象很深,demo来回传档案的过程中,为了节省档名字数、就暂名“烫烫贝”,后来觉得这个第一眼看不懂意思的歌名蛮有趣的,会吸引人想找歌词看“烫烫贝”到底在表达什么内容,就保留了这个中文歌名。
原本写全英文歌词的时候,写了满多女力角度,比较霸气表达:男生们不要以为自己就是绝对正确,后来和制作人讨论还是把调性拉回来一点,先不要做全英文的作品,调整成中文歌词后委婉一点,希望比较容易让大家有共鸣。
SV:《橱窗模特》的grooving 以及跃动感强烈的bass line,明显呈现出专辑的电气迷幻氛围,此曲还特别收录了青酱肉丝remix 的版本!请问这首歌是怎么完成的呢?
《橱窗模特》是咏恩在这张专辑中的心头好,只要看哪一首歌有多推出remix 版本,就可以发现专辑制作人的私心。
我跟咏恩算是以co-writing的合作模式在进行这张专辑,咏恩会先提出一个歌曲雏形,类似空的编曲,然后我会连续听好几遍,这时候脑袋里会出现一些色块、图形,甚至是一个场景或是画面,透过这些想象我哼出旋律,再录下来回传给咏恩,透过一来一往、持续沟通并调整的方式逐渐打磨出成品(朋友都笑称这是“图像创作法”),比如《State of Mind》就是看到很多明度很高的色块。
《橱窗模特》则是看到很多霓虹色块,不过哼出旋律后,倒是直接在创作营当场跟乐手们一起发展完成,而不是自己在家录的。录音时制作人咏恩还特别开恩,让罗晧宇即兴发挥solo(他平常很少这么做)。我很喜欢这首歌的曲,乐手们也是,我们都迫不及待想在现场演出这首歌!
SV:之前也曾跟青酱肉丝合作《我陪你》的remix 版本,请问你们是怎么认识对方的?
结识青酱肉丝的缘分,是从EP《Milkomeda》开始,咏恩介绍认识的,当时就觉得她是很酷的女生,风格感很强烈。再次合作还是没有改变我对她的印象,无论是之前的《我陪你》或这次的《橱窗模特》,两首歌的原作和remix 版本我都很喜欢,很佩服青酱肉丝能找到保有自己个性,又吻合我作品风格的remix 方法。
SV:由詹森淮作词,与Dizparity合力谱曲的《黑夜说》,歌曲氛围感觉与专辑中其他歌曲有些不同。可以跟我们聊聊这首歌的创作故事吗?
《黑夜说》其实是停滞很久又重新启动的歌,停滞再复工的程度堪比大巨蛋(?)。创作过程在编曲卡关很久,双方花蛮长时间才达成共识;詹森淮的词很美,完整表达我想要的王后感。从《糖衣》到《黑夜说》,觉得Dizparity 是个很酷的人,希望有机会再合作。歌曲故事在描述,偶尔会有想要开启飞航模式独处的时候,对生活中固定模式的交际感到疲于应付,于是在夜里游荡。有点类似一个人去酒吧的时候,酒客、酒保彼此之间互不认识,在交谈中浅浅地为自己描绘一个新的人设,有点从旁重新看清自己的生活样貌,那样的心情。
SV:《如果可以》的编曲以单纯的钢琴和吉他呈现,有种沉淀人心的感觉。此曲也是专辑中唯一一首由你独自完成歌词的作品,请问当时是怎么写下这首歌的?对于编曲的呈现方式有什么感想?
规划专辑内容时,希望能有一首歌可以让大家仔细地去听我在人声细节上的处理,毕竟之前我的作品总是有浓厚的电气迷幻音墙。于是在《如果可以》这首歌中保留了很干净、简约的钢琴和吉他,把重点放在人声,歌词是我在一阵滂沱大雨中完成的,当时家庭旅游到花莲,却因雨困在饭店、暂时无法出门观光,我就在饭店房间里写词,当时只设定歌词主题要围绕在“回忆、恋旧、失落”相关的情绪,殊不知完成之后回头一看,充满了各种水系词汇。
照片提供:JunePan
作者:JohnnyWen
本文转载自blow吹音乐,文章标题及内容有改动。
收听June Pan的更多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