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用耳机听歌,人和人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2018/07/12
撰文:马外外
软硬,指的是软件、硬件。这是街声大事设置的一个音乐器材、生活用品栏目,你可以借此发现不同的独立音乐相关人士如何“软硬兼施“,制作并享受好听的音乐。
在耳机的选择上,音乐人和从业者会有什么考量标准?在此次受访的“九人男子天团”的推荐中,有200元的头戴式炫酷耳机,也有50多万元的静电耳机之王……
街声为你整理了他们的耳机使用心得。从听感、品牌、价格等方面,看看哪款耳机是性价比之王?
本文提及耳机清单
(按品牌首字母顺序排列,价格或有波动,仅供参考)
有没有被最后一栏Sennheiser Orpheus 2的价格震惊?以上这些耳机,受访者们在应用上各有什么偏重?一起来看看吧!
Part 1 - 乐手的选择
刘佳:文雀乐队吉他手。乐队作品《大雁》《彩虹山》等。
作为乐手一直在坚持创作,基本什么类型的都会去听,去学习。只是 Death Metal 和 Blues 不太能接受。在耳机的选择上,我最注重的还是音效。个人偏重于低音部分的强与弱,也就是音乐中贝斯和鼓的部分。
现在用的是一个 Bose 的老款耳机 QC3,也是到目前为止通过最满意的耳机。
它吸引我的首先就是声音。QC3 的最大亮点是,它有一个屏蔽外界噪音的开关,开启降噪功能后,能让人在特别嘈杂的环境中也可以安心享受音乐。再有就是和贴合耳朵的部分做得非常到位,久戴也不会感觉耳朵被压得不舒服。但因为是老款耳机,其实还可以做得再轻便一些。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收纳的时候,耳机线的连接处不要压到,避免里面的金属丝受损,缩短耳机寿命。
Chris:Bedstars 乐队贝斯手。乐队作品《54》《Dinosaur Rider》等。
我们乐队玩儿的是Garage风格,还带点Punk。我个人平时喜欢听一些比较 Old-School的摇滚乐,电子和说唱也听。
可能是平时接触的音乐都比较躁,习惯性地想要在听歌的时候就只有自己和音乐,所以在耳机选择上,我比较喜欢密闭性好的、降噪性能强的。
我现在用的耳机是 Koss 的 Porta Pro,一款头戴式耳机。低音灵动、饱满、立体。之前经常骑车上班,戴这个耳机听歌会觉得整个大街都是我的。主要也是很适合我,戴起来帅帅的。弱点就是有点不禁用,因为不是无线耳机,线的连接处有点爱出毛病,可能是接触不良吧。
图说:帅帅的Koss 牌 Porta Pro 头戴式耳机
在收纳方面,我觉得就把耳机当个朋友,别喝醉了躁它。
有盒的耳机像块宝
现在最渴望拥有的是一个无线耳机,可以语音控制,能连上脑电波,根据情绪自动搜索歌曲播放。什么时候能进步成这样我打算买一个试试。另外安利一首歌,是我耳机和蓝牙音箱开箱的必备验机曲目。
王旭:White+乐队打击乐手
平时喜欢听电子和爵士多一些。以前我比较注重低频,就是节奏上听觉上的快感。现在更多关注音乐的层次和细节。
我现在用的耳机是OVO的一款入耳式耳塞,是一次参加音乐节演出送的福利。特点是声音稳定,整体设计很结实,材质也很好、耐用。缺点是低频不够稳定。
饱经风霜的OVO耳机。线控看起来质感不错?其实那是个创可贴
最想尝试的新耳机是 Sennheiser TF 10 ,比较信任德国的老厂牌,感觉音质各方面都有保障。
Part 2 -音乐行业从业者的选择
DJ Pump Su: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的 Hip-Hop DJ
因为工作原因,舞曲听得比较多:Techno, House, Hip-hop, Dubstep等等。但私底下的话,我会听比较轻缓的音乐,比如 Old-jazz,Funk 之类,给耳朵一些休息的时间。
对于耳机的挑选,我会首先考虑它的音质和便携度。音质上我希望能听到一些自然频段,包括每个频段的层次,其次是会注重听贝斯方面,喜欢低音重一点。但如果是看电影的话,我可能会选择音质更清晰的耳机。
到目前为止用过最满意的,就是丹麦产的AIAIAI 的 TMA-2。非常便携,材质也很好,可以随意扭曲,还能很方便地单手戴到头上,录音和监听时都可以用。便捷的同时,低音效果也做得非常到位。
AIAIAI TMA-2,通体纯黑,造型简约,音质出众
除了TMA-2,另外两个常用的耳机是Sennheiser HD280 和松下 Technics 1200。
Sennheiser HD280从在电影学院上学时就在用了,同期监听、后期监听、调台词人声,用起来都非常舒服。看电影的时候用也非常有现场感,因为耳机密闭性做得很好,场景现场的真实度和还原度都很高。相比Sony MDR-7506和拜亚动力的监听耳机,HD280对耳朵没有那么大的压迫感。
录音专业的Pump Su 钟情多年的Sennheiser HD280
松下 Technics 1200
松下Technics 1200是在我派对现场放歌时,用得比较多的耳机。这款耳机在DJ的切歌或是做混音的时候,会比较容易捕捉到监听和派对现场的声音。因为DJ在工作中不能把耳机一直戴在头上,而是要听耳机里、监听里和现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对而言Technics 1200比较便携,而且在职业DJ所需的监听功能上,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薛东辉:网络播客优斯迪吧主理人,混音师
我个人平时会听摇滚乐、爵士乐和电子乐,比较注重耳机对声音的均衡和还原能力。
用过最满意的耳机是Sony MDR-CD900ST,均衡但不失风格,平和又不失激情,佩戴起来还很舒适。
Sony MDR-CD900ST 耳机
采用十字绕线大法收纳的Sony A2耳机
日常出街必备的耳机就是Sony A2,因为想尝试Sony的圈铁耳机就购入了。A2的高音细腻,低音猛烈,频响范围宽,加上入耳式的设计,戴上它听歌就像耳朵里插着U盘。
现在也想尝试耳骨耳机,因为没有用它听过。
曹凌锋:凡夫声舍常务副总,录音师、混音师,音频工程师
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天要面对各种音频,什么都听。在耳机的功能上,最注重的一点就是:准。要说用过最满意的耳机,非 Sennheiser Orpheus 2 莫属。没别的,就是太好听了!
Sennheiser HD。莫名我就喜欢你,没有理由,没有原因
左:Sony XBA z5;右:Sennheiser HD600
休闲听歌的话,用Sony XBA z5入耳式耳机,动圈动铁结合,全金属外壳;缺点就是原装线佩戴不舒服,升级线太粗又不太方便携带。日常工作中会用到Sennheiser HD600,它的最大亮点就是准。空间感合适,好推,佩戴也很舒服,可以换线;缺点就是原厂配线太差了,后来买耳机我也是只买金属外壳能换线的,不怕坏。
Part 3 -独立乐迷的选择
张士多:街声音乐达人,青年文化团体“大家一起社”创始人
我听的歌比较杂乱:港台流行也听,日本独立音乐也听,国内的后摇民谣什么都听。
我关注耳机的首要一点,就是降噪性能要好,这样戴着也就不用搭理别人了。我现在用的耳机是Bose的QC30,一款主打降噪功能的蓝牙耳机,也没那么多线。之前用入耳式有线耳机,多少都会有些“听诊器效应”,触碰到耳机线的时候,耳塞里也能听得见,收听体验多少会有影响。录播客节目会用到头戴式耳机,但戴着实在难受,又难看。
带个项圈的 Bose QC30
Bose QC30用到目前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缺陷,是关于蓝牙配对设备的初始化。前几天朋友借用了这个耳机,无法直接通过自己手机的蓝牙与耳机建立配对,需要我的手机先和耳机解除配对,他才能连上。第二天耳机用完归还于我,但他又忘了解除配对,导致现在这耳机我配对不了也无法使用,就有点耽误功夫了。
收纳方面,我最腻歪的就是各种线。iPhone进化后没有3.5mm的耳机插口,需要用转接线,又丑又不方便,所以有线耳机基本上就不用了。我还专门有个小盒儿叫“有线耳机”,把那些理还乱的耳机都装在里头了。
有线的耳机,无限的纠结
我还特腻歪那种一边儿一个的“豆儿”(duo)。不管是苹果还是Bose,好多牌子都有,我觉得特别容易丢!我还是习惯脖子上有一个圈,起码戴一边耳机的时候,另外一边不会丢。但对厂商来说,你丢的越多,他们的销量就会越好。
到现在我觉得还没有一款真正符合人体需要的设计。比如有线连接起两侧的耳机、不需要插口与手机相连、不用解除蓝牙配对、没有“听诊器效应”、戴着不掉,还得要轻便、美观、音质好…… 基本上现在就没有这么一款产品。
John:90后,体育行业独立音乐乐迷,音乐现场爱好者,实用主义者
最常听的音乐类型是 Indie Pop 和 Blues ,听起来舒服。耳机的选择重点就是方便:方便带,方便装,还原音,不喜欢低音太重。
John的Bose Soundsports耳机
现在在用的耳机是 Bose Soundsports ,满足上述所有需求,同时性价比高,音质不错,还算比较好看,已经安利给周围若干同事,现在办公室几乎人手一个。但缺点就是太容易开胶了。
Sam:85后独立音乐乐迷,装备党,金融业白领上班族
平时喜欢听一些缓拍的电子乐和电影原声,因为日常工作比较忙,听音乐就是想自己暂时隔离一阵。体现在耳机的选择上,第一要务就是降噪,否则自我隔离的出差飞行途中遭遇熊孩子,真是很可怕。
现在在用的耳机是 Sony WI-1000X 和 Xperia Ear Duo:
Sony WI-1000X 耳机。电脑和凌乱的数据线,暴露了Sam的商务直男属性
从过往吃土经验来看,感觉 Sony 的 Ear Duo 最水了。几乎刚出就买了,纯图个新鲜。感觉触控既麻烦又不灵敏,一点也不科幻,有点失望。还有就是,爱丢耳机的朋友们建议用麻绳串起耳机挂脖子上。
刚用上 Ear Duo,Sam在朋友圈发出了照片,文字是“唯一优点:透气”
原来一直是 UE 定制的铁粉,但试过大部分主流的耳机之后,现在更期待新的Airpods,据说有降噪功能和其他配色、听上去很完美~
九个人用着十几种完全不重样儿的耳机,各有各的需求和侧重。但是,在“有无煲耳机习惯”这个问题上,九位受访者的回答却是惊人地一致——
“并不相信煲耳机这般玄学。”
“以前看攻略尝试过,还配合所谓的煲机歌单,最后发现没什么卵用啊!可能我不是音乐家的耳朵,没那么金贵,也就不在意了。”
“每个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精神胜利法~”
“我是真听不出来煲不煲有什么区别,就算煲完也不记得之前是什么声儿了……”
“没有这个习惯,一直听歌不就煲出来了?小火慢炖呗!”
上述九人男子天团的使用心得中,有没有你的同款耳机?还有哪些性价比较高的耳机可以推荐?欢迎留言为我们科普!温馨提示:在行走、骑车及驾车时,切勿大音量播放音频,保护耳膜的同时更要注意交通安全!
校对:冻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