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些电子音乐人们预言了未来?

2017/02/27

撰文:琉球 

科幻迷可能有点失望,八项奥斯卡提名最终只拿到最佳音效剪辑奖,对,说的就是《降临》。今年的大乌龙怎么不是降临在《降临》上呢?

好吧,我们走进中国电子音乐里的未来世界,弥补一下吧。

气势磅礴的交响管弦乐和创造力无限的电子乐,一直是科幻作品的最爱。自从1982年《银翼杀手》全片配乐和1984年《终结者》的“终结者主题曲”完全使用电子合成器制作,电子乐在科幻片,尤其是硬科幻片里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电子乐和科幻在中国正是方兴未艾,虽然与欧美、日本比着实稚嫩了些,但这个欣欣向荣的势头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2016年9月第一届主打“黑科技艺术”的天漠音乐节上,中国科幻领域代表与电子音乐人跨界对谈,谈笑风生间,对碳基生物们的未来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随着两方的紧密合作,一副蓝图缓缓在眼前展开……

天漠音乐节主舞台被打造成一艘来自外太空的巨型飞船(图片来自天漠音乐节官方微信)

那在中国电子音乐人们的世界里,未来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我是降临派

提到中国科幻必然少不了《三体》,这本连我妈都开始读的小说,虽然说不上妇孺皆知,但绝对为科幻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虽然《三体》电影跳票至今毫无音讯,配乐更是遥遥无期,但点开虾米搜索“三体”,满满的全是音乐人们自发创作的“同人音乐”,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萨满主唱王利夫的《三体OST》,虽然这是2011年的专辑,但直到一个礼拜前的2月20日,王利夫还通过知乎做了一场完整版的Live,可见他有多爱《三体》了。

王利夫说,这张专辑大多是他在阅读《三体》时随手记录的demo,权作读书笔记之用

十八首曲子,涵盖了小说三部曲绝大多数的主要人物和主题,除了管弦与“老本行”金属摇滚,王利夫近年来深受氛围音乐( ambient music )和嗡嗡( drone music )的影响。

电子乐的运用贯穿了整张专辑。《红岸》的壮阔里带着一丝诡谲,《掩体67年-冥王星的雪》孤独而苍凉,《黑暗森林》里的白噪音寂静无比但令人毛骨悚然。虽然有许多听众认为整体稍显单薄,但都感受到了极强的画面感,就像王利夫说的那样:“听众能通过我的配乐对书中一些零散片段产生画面感,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人类又回想起, 最初被AI支配的恐惧

当Alpha Go和Master在棋盘上战胜人类时,大家一片呼天抢地“人类要完”,对人工智能的争议和思考由来已久,鸭打鹅在2016年最新专辑《未来俱乐部》里,不仅完成了向电气化的转换,也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未来世界:“在一个未来反乌托邦世界里,外星生化人在地球着陆,释放出一股绿色的烟雾。这片迷雾实际上全由纳米尺寸的机器人构成,会随着人类的呼吸进入他们的神经系统,让他们立刻变得兴奋异常,跳起舞来。第一次接触就此发生。”

乐队在创作过程中,深受《异形》系列电影和《辐射》等游戏的影响

透过变幻的节拍,奇妙的音效和各种采样拼贴,人类、外星人、人工智能三方的接触与争斗,科技带来的恐惧和兴奋,都在冰冷的电子乐下,在人们想象力的最深处展开。这张专辑也拿下了2016阿比鹿年度电子唱片奖。

顺便说一句,鸭打鹅和DOC的“林比克人”声像表演,大概是我去年最炫酷的体验了!

《林比克人》整场演出的舞台设计、艺术导演及主要视频编程都由鸭打鹅乐队主创之一韩涵完成(图片来自于鸭打鹅乐队微博,摄影师七仔)

我目睹战船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

第一次听马海平的《折叠痕迹》时,我想起了刘慈欣的一句话:“我去火箭发射基地,都没有什么感觉,反而是在大都市高耸入云的高楼下,有一种强烈的科幻感。”他口中的大都市,正是《折叠痕迹》背后的城市——上海。

这是一张向《银翼杀手》致敬的专辑,如果说电影刻画了杂乱、腐败、阴冷的末日洛杉矶,那《折叠痕迹》中的梅雨、黄昏、荒漠、暮色,就展现了一个潮湿而光怪陆离的东方摩登都市。

马海平被称为“上海Techno之子”,是第一位在Techno发源地底特律发行唱片的中国电子音乐人

《折叠痕迹》被2016阿比鹿音乐奖评为最受欢迎电子唱片

光线折射后产生的斑斓印记构造了立体空间,仿佛可以听到光影交错和色彩流转。《未来主义宣言》中马海平还邀请了科幻文学主播杨校军,朗诵菲利波·托马索·马利内特百年前撰写的同名诗篇。

顺带一提,时隔三十六年《银翼杀手2》即将在2018年登上大银幕,前文里《降临》的配乐作曲家Jóhann Jóhannsson将继续为《银翼杀手2》操刀,想想有点小激动呢。

古典和未来终会相遇

就像许多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会变成狂热的宗教分子,有的时候我们会感叹,前卫科幻世界和几千年前老祖宗的宗教哲学讲的是一码事嘛!

Do Hits厂牌汇集了中国最有才华的一批电子音乐人,而Jason Hou更因为音乐里的中国元素,被乐迷深深记住。2017年初发行的专辑《生 (Sheng)》便尝试着运用古典乐器和佛教念唱采样来阐释宇宙力量和东方道法之间的关系。

与Do Hits其他成员不同,Jason Hou从小学习古典音乐,音乐里强烈的“中国性”是他最有特色的标志

而大福唱片旗下的Wanderlust则走了一条“西式”的路线,他们2016年发行的概念专辑《Neo-Taste》描述了一个反乌托邦的软科幻故事:一位音乐传教士带领一队音乐家与助手向一个被他认为落后于人类的未来物种传播音乐文化,双方在经历了多次的敌友转换之后,最终传教士永远地留在了那里,只剩下他的助手们郁郁返回。

有乐迷在网易云音乐评价:“看封面还以为霍比特人又出OST精选了。”

在合成器之外,他们还演奏了印第安乐器马林巴、电颤琴等打击乐器与哈蒙德等电风琴,这些鲜有乐队触碰的小众古典乐器,让《Neo-Taste》呈现出一种19世纪凡尔纳或威尔斯等人笔下科幻世界的气质。

银河彼端,群星尽头

“微小,以宇宙来说的我们。”

这是台湾音乐人Barkher吠人首张专辑《宇宙》的开篇语,大概也是许多科幻迷的内心最深处的感想。不谈高科技也不讲外星人,宇宙本身就是一切科幻的起源和归宿。

Barkher是台中的新生代电子音乐和绘画创作者,《宇宙》入围了2016年金音奖最佳电子单曲和最佳电子专辑

启程、漂浮、虫洞飞行再到无尽的迷失,音乐带领听者展开一场宇宙漫游,仿佛《2001:太空漫游》里的鲍曼,经历恐惧、愤怒、绝望,最后成为虚空,成为永恒。

最后一位压轴的音乐人,或许是电子乐圈最会写科幻的,科幻小说圈长得最帅的,他就是2016年圈粉无数的邱比。 

2016年9月,邱比的第一本小说《最后安慰》出版,以蒙太奇手法剪辑多重时空:即将毁灭的旧地球、正在重生的新世界、波澜起伏的人类历史与个人内心的情感纠葛。他在书中构建了一个相当丰富而完整的世界体系,你甚至还可以在他的官网上,查到人物群像的谱系和书中最新科技的详细介绍。

邱比在接受街声大事采访时说,如果只能带一本书去流浪,他会选择自己的《最后安慰》,不过大陆目前还买不到…… 

至于音乐,邱比在专辑《Map》中创作了完整的“太阳系主题音乐”,而专辑《Galaxy pioneers》更是为《最后安慰》谱写了官方配乐。

听着音乐看着小说,我有时真怀疑,邱比是这个星球上的人吗?

(文末“延伸”阅读:《邱比:我们可以有一种自己的气味》)

邱比的官方网站,完全就是一本异星历史+生存指南

从机械冷硬到色彩斑斓,电子合成器的表现力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宽广,电子音乐人也像科幻剧中的宇宙探索者,“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

最后用阿西莫夫《基地与帝国》里的一段话做结尾,它介绍了一种叫做声光琴的乐器,现在看来,描述电子乐也完全不过分:

“它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根本不需要触及视神经,就可以直接刺激脑部的视觉中枢。事实上,也就是制造出一种原本不存在的感觉。你仔细想想,还真是挺神奇的。至于你听到的音乐,那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外是经过耳鼓、耳蜗的作用,但是——嘘!他准备好了,请你踏一下那个开关,在黑暗中效果会更好。”

图片来自于网络

点击这里,进入Barkher吠人的街声主页。

点击这里,进入邱比的街声主页。

相关消息

2023/12/04

你在后备箱里丢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