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泯薰:自身如同天线,声音在透过我交流
2017/09/08
撰文:冻梨
街声独家专访
刚刚认识柯泯薰时,以为她是普通民谣女生里的一位,听过后,才发现她的声线可以很温柔,也可以很有冲击力,创作中藏着很多异想世界。
通过2011年台湾政大金旋奖主题曲《游乐》,很多听众认识了柯泯薰,2014年的第一张专辑《游乐》和2017年6月的第二张专辑《DON’T MAKE A SOUND不能发出声音》,则给了听众很多惊喜,社交网络上,有人说她探讨的话题深刻,也有人说她有趣。
柯泯薰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乍一听,是台湾女生那种典型的甜甜的声音。聊天时她有自己的说话节奏,慢慢的,似乎一直在思考,再仔细听一下,除了甜,还有类似小男孩的倔强,就像照片上看到的她,瘦削的身材顶着一头短发,眼神发亮。
2017年是她第一次参加上海简单生活节,专辑《DON’T MAKE A SOUND不能发出声音》中,很多作品都采用了田野录音的方式,采集到的虫鸣鸟叫也原模原样地出现在了演出现场。
在北京,迷上了吉他
小时候,柯泯薰的床头放着一台褚红色收音机,每晚睡前都会收听爱乐电台(台北一家专门播放古典音乐的24小时广播电台),要是听得睡不着,就会在脑子里和收音机中的声音对话。
从以前到现在,柯泯薰时常听见别人不会注意到的声音,“我不觉得我奇怪,但是从别人看我的眼神,我知道他们觉得我很奇怪……没关系,我习惯了。”习惯自己玩、跟自己对话,柯泯薰也习惯了和其他人之间相互不理解,受过“没必要再提起的伤”,但现在回头看反而成为了自己的养分。
她好动,从小坐不住,不喜欢在教室里读书,总是逃课,有时候打工在街边派发传单,也很少主动拦下路人,只是看着天空发呆。
2017.8.27 misi Ke 柯泯薰2017 DON`T MAKE A SOUND TOUR-LEGACY TAIPEI现场演出
那时她虽然讨厌学校的体制,却也没什么具体的人生目标,身边有人学跳舞,高中时,她就也进入华冈艺校跳起了舞。17岁的某天,她穿着学校的校服走在路上,被一位阿姨拦下,阿姨的女儿要参加唱跳团体,帮忙招揽成员,刚好遇见了她。柯泯薰没什么疑心,就这么跟着去了,因此认识了专业的音乐制作人。
制作人提出要带着大家前往北京集训,“可以自由,可以离开台湾”,柯泯薰这样想着,欣然答应。原本的计划是就此成为唱跳歌手,却在北京和独立音乐相遇。
2006年,柯泯薰在北京集训了九个月,这期间,柯泯薰的学姐偶尔会弹吉他,她一听,就被那个声音吸引了,但最开始,她误以为这件乐器是她从小想学的小提琴。“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要做的事情。”她笑起来。在那之前,除了小学在音乐课学习过直笛,完全没有接触过任何乐器,也不关心独立音乐,市面上谁出了什么作品都不知道。鬼使神差地拿起吉他,跟着网络教学自学,从翻唱日本歌手YUI的作品起步,她自己都觉得有点神奇。
“好像有很重要的使命要完成,就没有继续跳舞了。”回到台湾,在吉他老师的建议下,她开始参加各类创作比赛。有一年参加海洋音乐祭的初赛,因为下雨,一群人拿着器材赶路变得很狼狈,在台上就这么仓促唱完,她有点不知道自己唱了些什么。
疲于奔命的日子在2010年有了回馈,那年她参加了第27届政大金旋奖,拿到了乐团组的第二名。1977年开始,金旋奖每年在台湾的政治大学举办,各所大专院校的音乐爱好者都会来参加,陈珊妮、陈绮贞、苏打绿等等都从这里走出。柯泯薰因此获得为2011年政大金旋奖创作主题曲的机会,依据主题,写下了<游乐>这首歌,她的声音也被更多人注意到。在柯泯薰眼中,独立音乐圈的生活似乎不太艰难,只要敢分享作品和想法,总会有人接受。
那些声音说不定在透过我的身体沟通些什么
2014年柯泯薰发行了第一张专辑《游乐》,那之后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和要做的事情。2015、2016年这两年,除了躲在自己的空间里写歌,她都身在野外、山上、海边,时常在黑暗里静静坐着,或者跟海说话,听海的声音。直到写出了《引起猫的注意》,第二张专辑《DON’T MAKE A SOUND不能发出声音》在她心里有了雏形。
《DON’T MAKE A SOUND不能发出声音》专辑封面
柯泯薰生活中是个猫奴,但这首《引起猫的注意》,是她在隐喻周遭的世界。人们习惯用很大的声音来吸引目光,自我标榜广而告之,但有时安静的事物反而会引起注意,“我是一个安静的人,越是安静的事物越让我着迷。”
《Falling Rain Fall in Love》是另一首安静的歌。近7分钟的时间里,除了“Falling Rain Fall in Love”,几乎只有语气词。写歌的当下,台北下了好一阵雨,柯泯薰觉得雨可以洗净城市和心里的声音,而爱降临时,无声无息,不需要任何言语。
照片源自:KD Sun
专辑《DON’T MAKE A SOUND不能发出声音》中,出现了很多声音采样,《请你不要在这时候出来跟我说话》里听得到邻居的吵架声,《B SIDE》中收录了巴黎的教堂钟声,《石头与石头之间的对话》则有钻头在嗡嗡工作……柯泯薰喜欢或讨厌什么时,就会想把这些声音录下来,随身带着录音设备,随时等候有趣的时刻降临。
为了给《失去光的萤火》这首歌加入真实的虫声,柯泯薰特地从台北市区跑到了台湾的山区,“想要实地感受黑暗和黑暗带来的孤独恐惧。”
《失去光的萤火》MV
第一个地方,她去了北部的拉拉山,但因为当时气温低,虫还没有出来活动,就立刻前往了相对温暖的东部。前两三天,杂音总是同时被录下来。最后一天的晚上,柯泯薰来到泰源幽谷,风很大,气温很低,在山的包围下,柯泯薰屏住呼吸按下录音键,在自己的心跳声里,总算录下了“纯净”的虫声,“那个时刻,空间的宁静与虫鸣、与我的心跳声融合在一起了。”她在Facebook这样写道。
很多时候人在说话,柯泯薰只看到嘴巴在动,声音在某个频率上混杂一片。三不五时,她需要躲进安静的地方,这时会听到常人听不到的声音:树木在和她说勇气的话语,石头在谈论关于生命的话题,还有那些被洗干净的声音……柯泯薰自身像是天线,“说不定它们在透过我的身体沟通些什么。”
目前,柯泯薰也正在筹备与美术馆的合作,她希望能利用广阔的空间来呈现声音,但这样的展览还需要很久才能面世。
不再黑暗的乌鸦少女
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主人公叫做田村卡夫卡,这本书给了柯泯薰很多力量,陪伴她走过很多时间。在第一张专辑《游乐》中,有一首歌是《卡夫卡》,延续到第二张《DON’T MAKE A SOUND不能发出声音》,她又写了一首《田村与我》,也正是在写完这首歌之后,她才真的发现身体里有很多声音需要通过音乐来表达。
“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意味着乌鸦,柯泯薰自认是“乌鸦少女”,偶尔会变成黑色的。“不一定是心情不好,有时候会不想被人发现,乌鸦就是大城市里不一定被注意到的角色。当你变成黑色的,其实是在等待下一个找到‘光’的时刻。”
在柯泯薰眼里,创作是很私密的事情,“揭开我身体里的东西,打开我时间线轴里的某段环节和故事。”她深信,这个世界上不只她一个人“黑暗”,一定有人听得懂她在讲什么。
2016年,柯泯薰和摄影师KD Sun合作You Stay Here摄影诗集展,将柯泯薰日常的诗作与KD Sun拍摄的她一同展出,对她来说,这是“一个疗伤的过程”。说来也巧,两人正式相识前,柯泯薰在2012台北简单生活节演出,KD Sun作为观众在华山文创园区里四处走,只拍了一张照片,就是柯泯薰。
“You Stay Here”摄影诗集展开幕式现场,她说“这里没有恼人的频率,安静是最近的距离”
当时柯泯薰总是想把自己关起来,没办法走出过去,也没办法接受现在的自己,“什么事情都能让我不喜欢自己。”发了第一张专辑后,很多演出和邀约袭来,但柯泯薰什么都不想要,她一边写作一边找未来的可能性。
思绪被黑夜捆绑/脑袋敲击着梦的声音(诗:柯泯薰;摄影:KD Sun)
KD Sun的摄影会记录生活中的真实,就像柯泯薰会采集的那类声音。“我们势必得把过去的自己留在这里、留在过去,才有办法继续向前。”“You Stay Here”就是把黑暗的柯泯薰封存在影像里,把“我”放进KD Sun看到的那个角色里,拍完展览用的照片,柯泯薰剪掉了长发,展览过后,“我就好了~”柯泯薰的尾音俏皮而轻松。
2017.8.27 misi柯柯泯薰2017 DON`T MAKE A SOUND TOUR-LEGACY TAIPEI现场演出
2017 年 8 月,柯冺薰和乐团成员刘哲麟(电吉他手)、江尚谦(鼓手)、林志仁(贝斯手)与苏玠亘(合成器手)一起展开了 “misi Ke 柯泯薰 2017 DON’T MAKE A SOUND TOUR ” 巡回演唱会。在现场中,他们屏气凝神地制造出许多富有层次的声响,试图在听觉上开辟出无边的想像空间。同时,在每一场演出中,她都会带一把白色吉他,在吉他音箱里放入录音设备,在场的人都可以对着这个“黑洞”,讲出平时无法讲出来的声音和思念。10月,柯泯薰除了参加上海简单生活节,还会在成都和北京开专场,这把白色吉他也会跟着她一起记录当地的声音。
“misi Ke 柯泯薰 2017 DON’T MAKE A SOUND TOUR ” 巡回主视觉
柯泯薰的手上有一个简单的三角形纹身,在她眼里,三角形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无论从哪一面去试图推倒,它都屹立不摇,“就像金字塔一样,必须从最基层开始盖,到最上面,就是最坚固的。”
“你也希望自己是这样?”
“我绝对是这样!”柯泯薰笃定地回答。
《形状》MV
(图片来源:柯泯薰Facebook、www.misike.xyz)
Q&A : a Simple Day
你的简单的一天如何开始和结束?
从晨泳开始,在耳朵关闭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