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人体验不矫情的历史跨界
2017/07/05
作者:张添羽
我叫张添羽。一个跟90后相比不再年轻的导演。简单介绍我的身份:大家一起社、澄书馆、国人美学生活节创办人和总导演,名头看着大,其实手下根本没几个人……
我88年出生,从小一直在北京,父母都在文化和媒体行业工作,从小被他们带着上班,在大人的视线外耳濡目染了不少这个行业不同阶段的历史:范晓萱在一个有小姐的夜总会开歌迷见面会,谢东深夜跑到我家敲门借钱,何勇和讴歌跳上斯坦威的钢琴唱“李素丽漂亮”,张楚在工人体育场几万人面前不小心放出windows的开机音效等等……
2007年我进北京电影学院读导演,打酱油地参与拍过电影、演过话剧,毕业之后进体制内,在BTV导演春晚和综艺节目,后来自己开公司,做“大家一起社”、做“澄书馆”、做“国人美学生活节”,几年下来赔了好多钱,也得罪了好多人,一点也不想当老板,但是想导演自己的东西,就必须自己做主……
关于独门八卦,以后我想开一个节目专门说,也欢迎一些制作人抛来橄榄枝,现在我就简单地说说好了。
美学逻辑是一方面,责任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简单村要简单说,我的个人履历就不过多介绍了,主要说说2016年年底在厦门举办的“国人美学生活节”,我不知道从哪来的一种使命感,催着我必须要做一个这样的活动,而且我还必须有义务把这个活动一直进行下去,这个就叫没事儿找事儿,怀了孩子就要生出来,而且还必须要给他养大。
先说说澄书馆,没有澄书馆就没有国人美学。澄书馆是我在2年前开发的评书livehouse,一直做到现在,说完了整部现场评书《西游记》,众筹出版了评书《聂隐娘》,目前正在筹备评书黑胶的出版以及与蒋家班合作的佛教雕塑项目。用时下的方式去传播古典美学,必须要负责,要先敬畏,再研究,出来的东西,不能low,也不能矫情。
我做这些就是想区别于现在大家固有认知里的传统艺术,传统不土,只是一些做传统的人受视野所限,脱离不开固有的思维而已。内容创作上,要形成多次元的审美,要逼着自己不停去拉扯审美视野,这当中有些是从传统来的,有一些是新的。我既然是一活生生的人,从天到晚接触当下的东西,但脑子里又存着很多不被人注意的老IP、老方法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形态。既有那些传统的、古老的、在地的元素,又有现代的、流行的东西,将这些有机地排列到一块,但并不做矫情的跨界,化学反应的机会等一等就出来了。
插画师马亮为澄书馆所做的插画
吴荻、张弥迪、陈花现联名企划“聂隐娘”评书出版物
国人美学生活节里,观众刚看完一个好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戏,紧接着看一场民谣,再听听喜剧导演的分享,然后出去蹦个迪,在同一段时间里体验到的历史跨越感就出来了。他们也会觉得这些内容其实是一码事,可以成为一个相通的审美调性。国人美学除了演出,还有市集,还有主题展览、体验装置等等形式,都在做有根源的事儿,然后追根溯源,都能倒着共同的根儿,然后把这些根源讲给大家听,理解和接受层面就没什么障碍了。
惨,多亏命大
在开幕的前一天,大部队多数已到达厦门,我们的制片主任急症住院,必须留在北京,钱的事最麻烦,我们只能重新任命一个制片主任。只要沾钱的事儿必须让同一个人经手,然后剩下一个人掰成八块来用,艺人的问题,用电的问题,物业的问题,舞台的问题,市集的问题,保安的问题……能解决的就都不是问题。
在一个孩子还没成人的时候,身为家长的你不能先让他来为你赚钱,所以预算方面,有多少就花多少,就当给孩子雇月嫂、买奶粉、交托儿所的赞助费,这个观念被我身边很多人反对。但是没办法,第一次就想赚钱的活动,绝对不会有好的呈现,除非有庞大的资金,而我们,手里只有那么一点点……
每天乱入的晚饭
国人美学生活节为期3天,每天的晚饭最热闹,北方人、南方人、香港人、台湾人,民谣歌手、主流艺人、喜剧导演、唱片设计师、评书艺人、古琴老师、神怪画家……我最好奇的就是这些人坐在一起能聊什么,无肉不欢的一桌,吃素信佛的一桌……
随周星驰出生入死缔造喜剧神话的李力持导演跟多次入围格莱美奖的唱片设计师萧青阳大侠,一杯一杯喝着市集里买的客家米酒畅谈甚欢,旁边坐的是在吃花生米的评书艺术家吴荻,喝着白粥依然话题无休的民谣艺术家小河老师……传奇感十足,显然一幕打破时间和界域的深夜食堂。
只会打肿脸并不是个好胖子
至于下一届,我依然还在想尽办法试图让它再次发生,光等着别人看过来没有意义,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归根结底还是要自己行动起来,寻找适合的场地、有同类目标的合作者等等,这就是现实。
心高气傲不是好事儿,原则太多造成的结果就是过于纠结,视野太宽直接导致选择障碍,一切的一切都有两面性,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道路上活得很好,只要你不去跟与你无关的人去做比较,传统也好,时尚也罢,都是活法。
现在人都在做生活方式的生意,我认为这无可厚非,自古以来每一个活下来的买卖,或是艺术作品,都是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创出来的,责任和审美都来自于生活给你的每分每秒,所以我在做的事情,就是把一种吸纳了各样传统基因的生活,平铺给真正活着的人。
传统有态度,在生活的呵护下,一定有下次国人美学生活节。
本文图片由张添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