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惊梦Project/陈知:磨一把锋利的剑,还是修一座渡人的桥
2016/11/26
撰文:琉球
街声独家专访
游园惊梦Project音乐项目,是音乐人陈知的个人作品。
陈知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最早通过《反唱西游》《梦红楼》等四大名著组曲被大家熟知,其后他又发表了《Prelude秋 理水》《Prelude冬 园林》园林系列中式电子音乐作品,通过声音和多媒体视觉陈述自然之美。首张专辑《悲欢有庆》也在2016年发行。
音乐就像一个大园子
第一次见陈知,还是在陈坤发起的“狂禅”LIVE展演最后一天的活动现场。那是2016年11月的一天,我早早到了北京三里屯,坐在主办方铺的蒲团上,看着台上的他一遍又一遍和工作人员调试设备。团员们都四散到各处休息了,只有他那文弱的身影还在舞台前上上下下,奔走各个角落看大屏幕呈现的效果。
这是游园惊梦Project音乐禅修《如是我闻》长篇实验音乐首次公开发表,结合多媒体视觉和音乐表达他对禅的理解。
《如是我闻》在“狂禅”LIVE展演的视觉呈现
我抓着彩排的间隙上前和他打招呼,他腼腆地笑了笑,搓着手说:“真的紧张啊,待会得好好演。要是认识我久了你就会知道,我这个人啊,有强迫症。”说着略带歉意地点了点头,一溜烟又跑走了,继续去捣鼓投影设备。
仅听他的音乐,你脑中可能会浮现这么一个老者的形象:青衫短褂,神情从容,嗓音沉稳,目光悠远,唱出一些深不可测的句子,差不多就是窦唯的模样。
可实际上,陈知去年刚从“武音”毕业,长相干净斯文,说话声音清亮,有点闷有点宅,时不时会用些网络语言,和别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我不禁疑惑,这样一个写出“悲欢有庆,往复随安”的陈知,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中西方文化认识上的矛盾
陈知生在古城洛阳,有着一座老城的淡然气质,其实,他年少时期大部分时间都在练琴中渡过,随后就读武汉音乐学院,学习西方古典音乐,但是,在音乐学院后期,陈知学习了大量与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美学等课程,从此开启了他对“新中式音乐的传统和现代”的不断探索。
“就像让一个老外来唱京剧,怎么都不会学得比我们像。”对中西方认识上的矛盾,让他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关注:中国传统音乐到底是什么样?“你非常清楚,这块土壤就会生长这样的东西,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
文化上有一种生根发芽的巧合性,比如同年逝世的东西方戏剧大师,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顺着这个思路陈知发现,佛陀和老庄思想,是在同时期产生的,西方古典音乐最繁盛的18世纪,恰好就是中国昆曲向京剧演进的年代。把这些结点串连起来,中国音乐文化的脉络逐渐清晰了,在脉络里,陈知也找到了自我认同:“‘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一直都扎根在当下的生活里。”
一个21世纪的现代人,在音乐的大园子里面游走多年,兜兜转转不得甚解。俯瞰过往,忽然惊觉找到了归宿,仿佛大梦一场。“游园惊梦”四字亦真亦幻,陈知用自己的领悟,给了它新的解读,也顺手将它收为己用,用这个概念给自己的音乐项目命了名。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首连摇滚都沾不上边的《反唱西游》,成了到目前为止成最受欢迎的作品,在网易云很热门,在虾米上665条评论,490次分享,让别的歌曲望尘莫及。甚至豆瓣专辑评论区里绝大多数人,都因为这首歌给了专辑五星。突如其来的知名度也没给他本人造成什么改变。“我们生活在很大的城市里,其实没法找一个落脚点,大家都挺闹的,只能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
“我那时候在看《红楼梦》,一下午就把《梦红楼》写出来了。”歌词改自《红楼梦》中经典解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裳。”陈知提到,有一次听众在做作业时偶然随机到了这首歌,莫名感觉是不是唱红楼,抬头一看果然是唱红楼。“听众听到的感觉,和你想表达的东西恰好相符合,这是挺有趣的一件事儿。”
“取经还,归长安,八戒沙僧做神仙,悟空被压五百年,天宫乱,菩提现,归隐花果山,化石了尘缘。”男声从容沉稳,女声飘忽天边,一实一虚,寥寥数语将一只猴子的悲伤故事娓娓道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人船。”《反唱西游》陈知不做判断,他只讲故事。
“你不觉得曹雪芹也是这样吗?”聊到一半,他突然反问我。“我可能有点受曹雪芹的影响,他描述这么大一个故事,却只是个旁观者,他把所有东西都淋漓尽致剖开放在你眼前,但是怎么评论,就任由看客去说。”
大自然处,见小自然——中式园林音乐
“并不是说刻意要用电子或西洋的方式呈现中式音乐,而是时代的发展,让当下的人们能运用最新的、最顺手的方法创作。”谈话中,陈知说到,电子手法也好,传统器乐也好,都只是实现音乐的办法。2015年底,陈知开始着手写园林系列纯音乐,目前已经完成的《Prelude夏 叠石》《Prelude秋 理水》与《Prelude冬 园林》都采用了电子乐和自然声采样结合的创作手法。
“自知消磨,不敢擅谈风月,自知甚小,方见自然之趣。这首是心里所见,既是眼里所见,粗茶淡饭,不再问外物。”《Prelude冬 园林》
大道无形,涵养万物,而园林是小自然,是人试图把自然占为己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陈知试图把这样一种人与自然交集形成的艺术,用音乐表现出来。从俗世回归内心,俯仰之间,养心悦耳。
2015年9月开始,他花了两个月的的时间,去全国九个城市的书店做分享会。为什么不是去Livehouse巡演,或者去频繁参加音乐节?他想面对面交流分享,通过文字、语言,现场让听众去感受。
标签只能定义过去,无法定义当下的和未发生的
电子、自然、中式、纯音乐。就像太多的媒体、粉丝和乐评人一样,你可能已经不自觉地把他和窦唯做了对比。陈知在《悲欢有庆》的众筹页面上写到:“如果说李宗盛写了个人情感,罗大佑写了社会人心,窦唯写了自然道法,这是人类艺术目前能理解的最高度的境界了。” 在他心中,窦唯是先锋,是领路人,让他在创作困顿的时候,给了自己很多指引。
《悲欢有庆》专辑封面
另外一个是邱比,陈知无意见在虾米上听到邱比一张以八大行星和宇宙为概念的纯音乐专辑《Map》听得特别开心,说他“就像清流一样”,用自然的元素做系列专辑。2016上海简单生活节第二天的微风舞台,陈知做为观众,很偶然碰到了邱比在台下准备离开,“有的时候送专辑是出于礼貌,没什么必要。但送邱比的时候,我很放心,因为我知道独立音乐人是什么样子。”
一个内敛,一个淡然,两人相逢一笑。“我喜欢他独立的特质,这也是他作品的核心与支撑,所以不管他是什么样子,都很好。”
谈到日常创作他说,创作是有一堆木头才能建房子,没有广泛的阅读和积累你就没法突发奇想,甚至那个突发奇想都不能称之为灵感。
在陈知看来,所有伟大的艺术品都是悲剧,但正因为人生波折,才更要向上。“把所有和悲喜相关的东西都剥离之后,那是生命自然而然向上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把专辑取名《悲欢有庆》。他曾在微博上写:“是要磨一把锋利的剑,还是修一座渡人的桥。”利剑露锋芒于人前,渡桥载众生于脚下,陈知选择了后者。
(本文图片由陈知提供)
当我去流浪
如果你要去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流浪,只能带三张唱片、一本书和一件生活用品,你的选择是什么?以下是陈知的答案:
唱片
窦唯 - 《早春的雨伞》
窦唯 - 《笛音夏扇》
窦唯 - 《箫乐冬炉》
书
《电子音乐理论基础》(四川音乐学院出版社)
生活用品
琴
点击试听陈知在街声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