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音乐人尔尼:比起“歌好不好”,我更愿意聊聊“今天吃什么”
2025/11/24
撰文:尔尼

大家好,我是尔尼,来自大兴安岭,现居北京。
我和街声的相识是因为我的作品《我好像快要失去了》参与了“卧室爆发力”的合辑。在那之后——也就是大三那年,我在网上看到了《大内密谈》招募剪辑实习,便来了北京。我租了一个桌子面朝窗户的卧室,幻想着未来的生活。大学那会总听老板相征和郭小寒的《四季歌》,听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表达,也幻想过未来一起共事是否可以学习到更多关于这个行业的内容,甚至幻想过,在小寒姐录完节目时,递上一个存有我作品的u盘——但总觉得这样做很奇怪“会不会打扰到别人?”“我好像还没准备好。”于是,在整个实习期里,我留给别人的印象,都是一个“不怎么愿意说话的内蒙人”。
刚来北京实习的时候租的房子
转折发生在离开之前。那天我刚到家,收到另一位老板的消息:“尔尼,你离开公司了吗?公司想要推出一款香薰,你有兴趣做它的系列音乐吗?”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好像被看见了。
我从过去的demo里选了《这首歌里没有死亡》,后来在同事、其他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把这首歌做出来了。虽然它最后跟香薰没什么关系,但感谢这个契机,《这首歌里没有死亡》才得以完成,后来投稿了HOPICO的节目和后浪的合集,被更多人听到。
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科技初创公司,做VR健身应用。我的工作需要沉入音乐,感受其中的停顿与变化,录制引导语,编辑动作,制作出完整课程。那段时间在疯狂迭代中成长,充实,但也疲惫——尤其是晚上回到家或者周末,独处时,焦虑感会更加强烈。有次去看演出我突然觉得好难过——感觉自己明明也可以站在台上像她们这样,但那一刻却不太敢感受自己了,更别提登上舞台。
我得先保护自己的能量。我决定离开这份工作,辞职后开始和男朋友一起做音乐。这个过程没有想象中顺利,或许是很想要一个结果,或许是因为错误把公司化高效的行事方式带到跟他的合作中,或许是因为只能接受离职了去做音乐结果必须是好的......
可到底什么是“好”?音乐必须是一个“结果”吗?
时间长了,我开始把注意力放到生活的其他内容中去。我开始做饭,开始画画,虽然焦虑的感受还是会偶然跑出来,但整体的状态好了很多。做音乐的时候我总想很多,风格合适吗?混音对不对?做饭却简单很多,从做到吃,最终总会获得美味或饱腹,你只要想“今天吃什么”或“冰箱里还剩什么”就够了。

开始尝试自己做饭应该是刚来北京实习的时候,那会处于“想省点钱”的目的开始学做饭,早上会做尖椒炒肉和西红柿炒蛋。上午吃一点,剩下的放到保温盒里,带到公司当午餐。后来会在小红书上收藏一些做饭的笔记,也会自己买烹饪方面的书来看。
我比较拿手的是做肉类,比如江西辣鸡翅,外婆红烧肉,仔姜牛肉丝。平时我喜欢看跟美食相关的综艺或者剧,比如《黑白厨师》《一饭封神》《那你来做做看啊》《拉面赤猫》。美食剧的bgm出现的位置相当一致,但不会觉得腻,好像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重复且温馨。



于是我开始想象,能不能像做饭一样音乐?
认识食物是一个神奇的过程。举个例子,就像第一次处理茭白,你从来没做过它,但做完之后,这个食材会给你留下印记:它脆脆的,它未来可能可以跟什么组合在一起?思考这个过程是很好的体验。
那么音乐呢?这个音色是潮湿的,它听起来像什么?它未来可以和什么组合?它或许动听,或许只是为了陪你度过一段时间。它不需要有意义,也不需要完美。只需要自然地开始,自然地享用,自然地期待下一次。



从前总是一个人写歌,现在我们两个人一起创作——两个人合作,困难和收获都会是双倍的。在家里我们习惯靠窗户写歌,旁边会有一些小鸟、小星星之类的装饰物。我原来习惯让自己陷入非常痛苦的一段回忆中——我靠这些回忆去创作,不断地撕开、要看清楚,在想象中用刀子深深的扯开一个口。直到这次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才突然发现,好像我很久没有这样做了。那些作品固然深刻,但我不想继续那样了,至少我不想只是为了想要写出一段令人心碎的旋律,或者获得好的评价重蹈覆辙。我现在更想好好吃饭。


通常我的一天从一盘沙拉和恰巴塔开始。沙拉里有番茄丁、洋葱碎、牛油果丁、甜菜丁、生菜块和胡萝卜碎。恰巴塔是手工做的很方便,空气炸锅就能做。我之前从来没有吃过甜菜,是男朋友妈妈推荐的。今年夏天在法国我们一起生活了一个月,每天早上都会吃。法国那边有卖塑封好的熟甜菜,回来之后就在网上买,煮好冷冻,每次取用一部分。味道甜甜的,对肠胃好,后来我甚至不怎么痛经了。这个神奇的沙拉,就成了家里固定的早餐环节。那段时间还尝到了一个叫 Bo Bun的米粉,超级好吃!上面的小料很丰富脆脆的。还有柠檬味的冰淇淋,以及当地人好像不吃鱼皮——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挺喜欢吃鱼皮的。


最近我们在研究听别人的音乐,然后对应到自己玩过的游戏画面,再看着这些游戏画面重构音乐。我很热衷为生活创造一些小仪式。这一个月以来,我录了一些类似下课铃的提示音,到点就会在家里响起,提醒现在是音乐时间、游戏时间或电视时间。音乐时间是设定在上午11点和下午5点;男朋友有个单独的游戏时间是下午3点;我们一起的游戏时间是晚上的8点。天气特别好时,我们会走远一点去散步,比如最近去了中山公园,吃了冬菜包子。


如果有剪辑工作,我会尽量避开这些生活环节。以前的我不太会区分工作和生活,有活的时候就干到昏天黑地,不干活就看看电视,整体幸福度并不高。现在我觉得,人一年能认真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去年生日我许愿“好好做饭”,明年或许可以加上“规律运动”。那来年时候的我就是一个“做饭+运动都很优秀的人类”了。 从存款角度看,这算不上FIRE生活。但打工的日子我想自己也全力试过了,当时也没想过攒钱,反倒现在自由职业后,有了这方面意识。
当然或许不是离职了生活就会变好,所谓“梦想”就会实现。你仍需要每天好好规划,才能看到一点一点新的光亮。重要的是,怎么样活着都没什么关系,好好吃饭,轻松做歌,就是属于我自己的“FIRE生活”。

尔尼和她的冰箱
本文图片由尔尼提供
作者:尔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