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SayGoodbye:寂静不是结束,而是生命最细微处的每一次颤抖

2025/11/05

撰文:张怡平

如果你在武汉度过四年大学时光(或者更久)并对独立音乐有着或多或少的兴趣,那么这座城市令你难忘的除了每年夏季蒸腾不散的燥热,一定还会有某年和朋友一起去跳东湖、在VOX木牌墙挨个寻找那些熟悉的名字、哪怕过了门禁时间也要去看一场乐队演出的回忆。

故事的开端与武汉许许多多的学生乐队相似:几个来此求学的年轻人,各自有着未竟的音乐梦或是已经在乐队里挥洒青春,一场校园演出让台上台下的大家聚在一起。后来,他们在排练室里反复打磨,看着第一首歌从零散的动机渐渐有了形状。再后来带着乐队的作品第一次踏上更大的舞台,在这座城市的livehouse丛林里留下自己的声音。

但NeverSayGoodbye的故事后来走向了不同的轨迹:周遭环境的变化与乐队成员的变故使乐队陷入一段时间的沉寂。2024年春天,NeverSayGoodbye重整归来,并于今年10月18日释出第一张全长专辑《归于寂静》。贝斯手小盐在乐队公众号里写,“两年半,我们终于把‘静’字写完了”——寂静,从来不是终章。它是生命最细微处的每一次颤抖,也是故事重新开始的那一页被轻轻翻动的声音。

 

向内探索,聆听内心的声音

SV:乐队携新专辑归来,和大家介绍一下 NeverSayGoodbye目前乐队成员吗?

NSG:大家好,我们是NeverSayGoodbye,一支来自武汉的后摇乐队,我们刚刚发行了新专辑《归于寂静》这也是我们转型为后摇之后的第一张全长专辑。我们的成员是,吉他:飞扬;阿宇;贝斯:小盐;鼓:小夫。

SV:之前的专辑都与乐队同名,而这次发布的新专辑名为“归于寂静”,新专辑是怎样命名的?

NSG:后摇的标志性套路是:先铺陈漫长而细腻的音墙,再以一个轰然巨响的“爆发”把情绪推到顶点,但我们乐队经历了很多事情,很多坎坷,我们意识到——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样,不管曾经是辉煌还是平淡,最后都会归于寂静。真正的收束不是峰值,而是峰值过后的真空,寂静不是结束,而是生命最细微处的每一次颤抖。

SV:专辑简介中有一句“一场向内的爆炸,一次向外坍缩”,成员们怎样解读“向内的爆炸”与“向外坍缩”?

NSG:众所周知后摇是基本没有人声的,但却可以给予大家心灵上的震撼,因此我们把人声收进身体里,但选择用音乐制造情绪的大爆炸,这是“一场向内的爆炸”。而坍缩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我们贝斯手是理工科博士在读),本指向心、向内的塌陷,是黑洞逻辑,在此处说是向外的,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音乐和现场,将外界的一切,将观众吸引进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整个世界陪我们一起向内探索,聆听我们内心的声音。 

SV:专辑封面除了风景画面,还有一行数字“00:03”,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或者是乐队的神秘数字吗? 

NSG:专辑封面的“00:03”是红色的,对应“一场向内的爆炸,一次向外的坍缩”,是定时炸弹最后三秒的意思,也是归于寂静的倒计时,在我们的视频邀请函中,会有一个三秒的倒计时,然后我们的音乐迸发出来,把大家拉进我们的音乐世界里。

与其焦虑未来,不如活在当下 

SV:在《鲸落WhaleFall》结尾,我们听到了类似鲸鸣的声音。这部分声音你们是如何处理或创作的?是采用了真实的海洋录音采样,还是通过乐器或合成器模拟的呢?

NSG:是采用了海洋鲸鱼的声音作为采样。

SV:《回声 Recall》结合早前的单曲简介来看承载了很多回忆与情绪,可以分享一下有关的故事吗?

NSG:《回声 Recall》这首歌的动机来自于Fill Lake的《Relive》,当年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还在读大学,听的大多数都是传统摇滚,直到听到了《Relive》,才接触到了数摇、后摇,直接地影响了我们对音乐的认知,对我们现在风格影响很大。这首歌也是我们写给21岁的情书,纪念21岁在东湖边淋过的一场大雨,我们在雨中奔跑,那是独属于21岁的不顾一切,独属于21岁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对东湖的独特情怀。 

SV:专辑中部分曲目在2024年以demo专辑的形式释出,部分曲目则是全新作品,专辑曲目诞生的时间顺序大致是怎样的?

NSG:专辑的第一首歌是《寂静》:2023年3月,我们的主唱因车祸不幸离世,给了我们很大的打击,甚至直接影响了我们的人生观,第一次感觉死亡可能随时随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主唱生前是一位非常优秀,充满活力的人,但是却静静地躺在那里,这个场景给了我们很深的感悟,生命终究归于寂静,与其焦虑未来,不如活在当下!我们用器乐替他把歌唱完。顺着这个思绪,我们又延伸出了专辑的其他作品《鲸落》,《小丑》等,直到最后一首《沙漏》成为了我们专辑的最后一块拼图。

SV:专辑中之前释出过demo的曲目在2024年的演出现场也有演绎,从demo版本到live版本再到专辑版本,三者在编曲上有怎样的变化?

NSG: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各种音色的加入,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经费在live聘请乐手,所以Live版本的歌曲没有录音室版音色那么均衡,也没有那么细腻,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打磨专辑的每一首歌,甚至于每一拍的音色,就是为了能呈现出最细腻的声音。

 

 

SV:《小丑Buffoon》这首的歌名与其他曲目相比似乎有一个更为具体的角色指向,专辑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角色?

NSG:《小丑》的灵感来自于工作中遇到了太多的阿谀奉承的人,他们甚至能切换不同的性格来贴合不同的人,这让我感到非常不适,并且很排斥这种人。

SV:专辑最后一首歌《拾光》的英文译名为“WhoRemembersWhatYouOnceDid.”,联想到乐队2023年发行的纪念之作《NeverSayGoodbye》,这首歌是否有接续前作的部分意涵?

NSG:《拾光》这首歌的灵感来自于一位不知名的朋友,她是我们前任主唱的一位挚友,她很不理解在主唱去世时,各种人很悲伤地发文悼念,可是第二天他们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在这个快餐时代,人们太容易遗忘了,所以我们不禁发出疑问,谁还记得你曾经做过什么,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勿忘初心!

任何其他事情都与此刻的我们无关

SV:2023年的专辑《NeverSayGoodbye》在简介中提到了司门口、青年路等武汉地标,可以聊聊武汉这座城市对乐队创作的影响吗?新专辑中又有哪些曲目与这座城市的人事物有联结呢?

NSG:《回声Recall》和寄托了我们对武汉的独特情怀,这首歌讲述了21岁在东湖边淋过的一场大雨,所以前半段是阳光明媚的东湖:阳光在荷叶上打转,我把耳机分享给轻风;后半段是暴雨的东湖:雨柱砸下来,我们在雨中奔跑。但到最后——你会听见雨停之后,水面重新合拢的声音。那是细微的,轻柔的,不易察觉的,正如生命最终都会归于寂静。

SV:“归于寂静”听起来是一种收束,但专辑中不少曲目却充满了丰富、动态的情感,如何解读“寂静”与“声响”之间的关系? 

NSG:用我们的专辑简介就可以解释:归于寂静,并不是声音消失了,而是宇宙把音量调到最大,我们第一次听见:虚无本身,也在颤抖。 

SV:成员们认为专辑中哪一首歌最能概括乐队当下的状态?

NSG:我们认为是《尘埃Ordinary》,脱离了舞台,我们都是非常普通平凡的人,每天按部就班上班,上学,但在平凡的生活中,音乐是我们的乌托邦,每次拿起乐器,进入我们的音乐世界,就会忘记一切烦恼,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

SV:乐队微博近期发布了一段回顾乐队来时路的视频,视频中鼓手牛老师形容重新开始演出后“将自己的演出当作生涯前的最后一场演出去对待”,成员们对于重踏舞台又有怎样的感触?

NSG:我们因为前主唱的事情,更加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易逝,我们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因此每一场演出都格外重要,都当作最后一场,拿出最好的状态,这样的心态使我们更加享受舞台了,当聚光灯亮起时,我们会进入忘我的状态,任何其他事情都与此刻的我们无关了。

SV:乐队在重组的一年半里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在创作和演出方面有哪些计划吗?

NSG:乐队在重组的一年半里加入了新鲜血液,女贝斯手盐水山竹(小红书抖音可以关注一波哈),我们一起创作了这张《归于寂静》以及每首歌都有小盐自己剪辑的电影感VJ,我们常说看NSG的演出很值,因为又听了歌又看了电影,希望未来能和大家见面。

接下来我们计划每隔两年发布一张全长专辑,明年春天我们计划进行一场10站左右的巡演,这个计划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安排了!同时也希望能多多接到各个主办方的演出邀约,如果有音乐节,那就更好啦,上音乐节也是我们的一个小小心愿了。以下是乐队的公众号,最近我们会接连分享新专辑每首歌的故事,欢迎关注! 

SV:如果《NeverSayGoodbye》和《归于寂静》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的总结,那么乐队之后的创作会更多地关注现在或未来吗?

NSG:今后的创作我们更加关注当下和未来,《归于寂静》是对过去的回望,也是对过去的割舍,其实新专我们已经创作了不少了,《归于寂静》创作的这两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在越来越好,因此新专中的歌曲也会有更加积极轻松的元素,也会融合尝试更多别的风格,敬请期待吧!

图片来源:NeverSayGoodbye

作者:张怡平

相关消息

2025/08/08

COLD DEW :花开在日落时分

2025/06/26

Fragile Asians脆弱亚洲人:留学生活人山人海,我们只管向前冲